创新中国

超级管理员

22课时

0

30

开课学校:

    

开课时间:-

开课平台:超星

开课状态: 开课中

进入课程

本课程是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本课程以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和大学生们一起关注、感受“创新中国”的热潮,体现了文、理、工、经、艺等不同学科领域的高度复合,课程从最鲜活的时政新闻入手,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创新的重要论述出发,生动阐释了创新之于今日中国的深远意义,并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社会热点话题,从互联网、文化、智能科技、材料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最前沿的创新发展。

顾晓英

顾晓英 上海市优秀思政课教师 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主要成就:

1. 率先并多次开设思政课“项链模式”公开课。得到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华东片区分管局级领导、上海市教委领导和学生的好评。具体负责“六个为什么”进思政课上大“项链模式”教学的组织、落实等。

2. 从事思政课课程建设。主持上海市精品课程1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两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3.促进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指导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2项校级项目。指导学生实践征文。推荐学生在公开报刊发表“概论”课实践征文20多篇。搭建思政课乐乎网络论坛,10年积极投入,千万师生发帖互动。

4.“项链模式”教学研究。《叩开心灵之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项链模式”教与学实录》获评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宣传著作类三等奖。主编《邓小平理论案例教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有效性研究》等著作。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刊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专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1项,并获得结项优秀。主持上海市学校德育基金会课题2项和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项。

5. 完善成果及推广成果。受聘上海交大马院“思想政治教育名师联合工作室”名师。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央视等媒体多次报道。


顾骏

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曾赴英、美等国考察、讲学和研究。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担任各级党政部门决策咨询专家和多家媒体的特约评论员。发表论文有《过度组织化: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结构背景及其社会学意蕴》、《从利益关系的角度看转型期执政党的群众基础》、《走向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学校禁毒教育》等论文数十篇。

主持“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流动与秩序: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研究”、“城市社区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等课题共10多项。

罗宏杰

罗宏杰,男,汉族,1956年11月出生,陕西礼泉人,中共党员,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大学党委书记。

金东寒

金东寒,男,1961年1月11日生,浙江新昌人,出生于黑龙江绥化。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大学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内燃机学会执行理事长,第二十七届国际内燃机大会(CIMAC Congress)主席,上海市科协副主席,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防科技奖船舶专业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2年11月当选第十八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2015年7月起出任上海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热气机及其动力系统研究与应用开发,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并在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是我国该领域的开拓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其它奖4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30多篇。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上海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所领导的团队多次获得上海市劳模集体等荣誉,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

燕爽

燕爽,男,汉族,1965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

现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

郭毅可

郭毅可,男,中心首席科学家,帝国理工学院并行计算中心技术总监,终身教授,伦敦E-Science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英国InforSense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研究方向:大规模数据挖掘和并行计算。

Guy Abel

Guy  Abel  研究科学家,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估计方法、应用统计方法预测人口变动,采用间接方法定量分析全球各国双向人口流动

学术访问与国际会议:  

2014:作为访问学者,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口与社会研究所访问1个月 

2007:作为海外机构访问学者,于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的统计科学研究所访问3个月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2015 获奥地利研究院经费支持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结合传统及新兴大数据资源来建立人口流动模式 

2011 获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支持做部分关于《移民及全球环境变迁》的报告,作为共同项目负责人负责:参照特定的环境流动进行德尔菲调查及英国外来移民预测 

2008 获英国皇家统计统计学会议授予会议经费   

获奖情况:   

2015年12月获第五批上海“千人计划”引进人才 

2007 获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津贴作为海外机构访问学者

尹应凯

尹应凯,男,1976年11月生,湖南邵东人。

1997年7月毕业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物资经贸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7年至1999年在上海航天局空间电子设备研究所工作、2002年1月至2004年8月在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效公司总公司寿险北区事业部工作。

2007年7月进入上海大学工作,现为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金融学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

许春明

许春明,男,1969年1月生,江苏省吴江市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法学硕士、工学学士,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硕士生导师。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研究员,《东方早报》特约评论员。

刘寅斌

刘寅斌,男,1974年12月生,重庆人。2006年9月,进入上海大学工作,现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和研究。

陈付学

陈金波

李明

肖俊杰

肖俊杰,男,1983年生,同济大学与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大学创新基金等。

金江波

金江波是国内最早从事新媒体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多年来曾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温哥华双年展、达喀尔双年展、蒙彼利埃双年展、广州三年展、南京三年展等国际大展,而且近年来创作的大画幅摄影作品获得连州国际摄影节的金奖,并且被称为:“最早用艺术方式表述国际金融危机到来的艺术家。”

赵东升

施鹰

男,1969年7月生,上海市人。200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化学专业,1995年9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1995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至1999年3月在日本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在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业务处副处长、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聂永有

聂永有,男,1963年6月出生,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京大学特邀访问研究员,日本龙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

聂永有教授主要研究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近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国际合作课题两项、省部级课题六项,主持市教委项目、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项目18项。独立或合作完成专著、教材、译著16部,发表论文20多篇。代表作品有《从制造到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与上海服务》、《中国海洋产业报告》、《物流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等。

聂伟


1975年生,复旦大学博士毕业。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泛亚电影、当代华语电影和影视文化批评。

自2002年以来应邀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主持“新生代导演研究”专栏,广泛约请海内外中青年学者参与该计划。

主讲《影视批评》、《电影艺术概论》、《当代华语导演》和《影视心理学》等本科课程;《电影批评》、《戏剧与影视理论》、《艺术心理学》等研究生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影视批评》主持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经典华语电影赏析》主持人。科研教学之余亦参与大型影视文化活动和栏目的策划,如《光影随行》《华人电影志》。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一项,省部级社科项目五项,上海市教委项目两项。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项。

梁波

童维勤

童维勤(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并行程序设计方法;高性能计算技术和应用。曾获1997年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998年宝钢优秀教师奖,1998年、1999年Intel优秀教师奖。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等资助的科研项目10多项。曾获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度航空科学技术三等奖。目前的研究兴趣是数据密集型计算技术。

翟启杰

男,东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沈阳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北京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材料加工及钢铁冶金教学工作,现任上海大学校长助理兼学科办主任。

李友梅

李友梅,女,汉族,1956年1月出生,江苏人,中共党员,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11月参加工作。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早年师从费孝通先生进入社会学领域。曾获得上海和全国先进女职工标兵、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上海市十大杰出职业女性、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2006年,获得“法兰西金棕榈骑士”勋章。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

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