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

李士军

0课时

39

24

开课学校:吉林农业大学

    

开课时间:-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状态: 开课中

进入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类、自控类和电子类等专业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是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个部分,其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打下基础。 通过模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获得分析、设计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模拟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本课主要学习:模拟电路及系统,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础,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模拟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的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李士军

李士军,男,1968年12月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盟盟员,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吉林省物联网创新团队带头人。1991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同年到吉林汽车制动器厂学校任教,1997年4月到吉林农业大学任教,历任物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学院副院长,学院院长。

兼任民盟吉林农业大学委员会主委,民盟长春市科技专委会主任,吉林省委民盟委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农林水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吉林省物理教指委委员。吉林省电工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科技咨询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吉林省机器人学会副理事长,长春市农业信息化学会理事长。

2009年荣获民盟吉林省优秀支部主委,长春市政协委员。获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暨知识产权教育活动总决赛中荣获创意创业名师奖,2010年荣获第五届“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1年度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荣获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2次,吉林农业大学师德标兵。

主持教育部课题3项、省科技项目7项,主持省部级教研课题6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获吉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2项,获得专利授权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3项。主讲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先后在中国农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主编出版了《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线路》等教材13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获吉林省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奖1项,《大学物理》第一版第二版分别荣获吉林省优秀教材奖,获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一等、三等奖各一项。吉林省优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带头人,吉林省在线开发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带头人,吉林省金课《模拟电子技术》带头人。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示范课程《电子技术》带头人,校电子技术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

吉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负责人,吉林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吉林省物联网创新团队带头人,吉林省农业物联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吉林省智能环境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带头人,校“十二五”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带头人。




侯丽新

侯丽新,女,1981年4月出生,讲师,博士,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主讲模拟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传感器原理、专业导论等课程;作为主要参加人获省级金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项,校级优秀团队1项。

主持校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教研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国家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教研项目2项。主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省级科研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EI论文3篇;省级教改论文4篇。


周婧

周婧,女,1979年7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电子系主任。2002年7月到吉林农业大学任教,专业“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019-2020年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主讲电路分析,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卓越班),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专业导论,前沿技术讲座等专业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120余人次。指导硕士研究生3人。指导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1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教改论文1篇,省级教改论文5篇。作为主要参加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项,省级金课1项,省级在线课程1项,校级精品在线课程1项,校级优秀课1项。主持省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重点教改课题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省级以上教改项目8项。

获得校级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1项,获得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获得校级年度先进工作者2次。

以第一作者发表EI期刊论文9篇(其中国家一级期刊2篇,EI中文期刊2篇,EI英文期刊5篇)。主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完成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国家级(863)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8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项(第一署名)。


胡天立

胡天立,讲师,博士。1985年11月生人,2013年获得吉林大学应用物理博士学位。中国物理学报发表SCI论文一篇,并获主编推荐。2014年参加工作。主讲《大学物理B、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及相应实验、实践课程;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7组30余人次,其中获得省级奖励4次,国家级奖励2次。




穆叶

 穆叶,男,1981年8月出生,讲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16年参加工作,2016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主讲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卓越班),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课程;发表省级教改论文2篇。作为主要参加人获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项。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校级教改课题1项。多次指导大学生创新竞赛获奖。

 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7篇,EI期刊论文1篇。主持吉林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1项,参加省部级项目7项。


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