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乐舞

孙瑜浛等

53课时

103

3

开课学校:新疆艺术学院

    

开课时间:-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状态: 开课中

进入课程

​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中,龟兹乐舞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其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得到广泛认知和接受。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丝绸之路沿线相关的乐舞文化及实践研究成为关注焦点,特别是从石窟壁画中脱颖而出的龟兹乐舞。作为龟兹乐舞是古代交互融合、具有民族特征及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综合体,在东西文明交流的大潮中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龟兹乐舞展现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多元文化基因的特质。 走进《龟兹乐舞》课程,犹如置身于丝路古道之间。课程包括优秀当代作品赏析、系统化舞姿与技术技巧训练、飞天与金刚力士训练,以及道具训练等。通过聚焦石窟壁画及古代文献遗存,课程提炼、整合、实践,形成了具有技能性、体验性、表现性、多样性、风格性、审美性以及文化性并存的舞蹈教学资源。运用不同形式和内容展现龟兹乐舞的多元艺术风格,见证丝绸之路绿洲“十字路口”的历史印记。

孙瑜浛

        孙瑜浛,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舞、龟兹乐舞。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新疆舞蹈家协会会员,新疆科普宣传员,新疆戏曲家协会会员。2006年“桃李杯”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优秀园丁称号”。2012年荣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能手”称号。2014年荣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16年“教学相长 技法相融理念下舞蹈艺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获得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018年参与文化部项目“龟兹乐舞的图像表达与教学呈现”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年主持校级课题《区域内龟兹乐舞文化传播途径研究》,2019年主持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特色教育“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动态传播—以舞蹈课堂呈现复苏克孜尔石窟的龟兹乐舞。2023年负责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从静态形象到动态呈象:克孜尔石窟第38窟伎乐天形象研究》。发表论文《新疆艺术类中高职院校开展龟兹舞蹈教学的措施探析》,《新疆艺术类中高职院校龟兹舞蹈教学微课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化自信背景下新疆艺术类中高职院校龟兹舞蹈教学的传承价值研究》。2018年4月编创《菱格寻香》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荣获二等奖,2018年CEFA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年会论文三等奖2019年编创指导《菱格寻香》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届“天山文艺奖”作品奖、指导学生《寻韵原画工作室》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疆赛区选拔赛决赛(职教赛道)自治区级创意组铜奖,2021年荣获新疆艺术学院“艺术创作先进个人”、“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张铭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在读博士,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学系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乐舞史、新疆舞蹈理论与文化。发表学术论文27篇。2012年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古代龟兹乐舞传播研究》、2015年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克孜尔石窟伎乐形呈现与舞蹈教学研究》、2016年主持自治区社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龟兹舞蹈文化呈现与继承研究》、2020年主持新疆文旅厅调研课题《探究龟兹石窟壁画曼妙舞姿,让千年的龟兹乐舞重现芳华》、2021年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龟兹乐舞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传播研究》等丰富科研经历。


孙祥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讲师,艺术硕士,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评审专家,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新疆舞蹈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舞蹈教学与文化研究。主持省部级文艺扶持创作项目1项,主持自治区重点学科项目1项,主持校级课题3项,获批新疆艺术学院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表学术论文10篇。2017年参与新疆艺术学院王泳舸教授文化部项目《龟兹舞蹈的图像表达与教学呈现》,2021年-2024年承担2018级、2019级、2020级、2021级本科生课程《龟兹乐舞概论》,2022年获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资金项目《胡旋印月》,同年5月主持新疆艺术学院校级科研一般项目《古迹新貌———“胡旋舞”实践创研与当代表达》,2023年9月参与完成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新疆艺术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龟兹舞蹈教学与创作研讨教学展示部分(金刚、腾跳训练)。2023年11月,参与编创的舞蹈作品《踏鼓印心弦》获第三届新疆专业舞蹈大赛“天山雪莲奖”三等奖。


杨婷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舞蹈教学与文化研究。2017年参与新疆艺术学院王泳舸教授文化部项目《龟兹舞蹈的图像表达与教学呈现》,承担组合编排及表演部分,2021年-2024年承担2018级《龟兹乐舞》实践课程,2020级、2021级本科生课程《龟兹乐舞概论》,主持龟兹研究相关校级课题3项,发表关于龟兹乐舞相关研究论文3篇,作为副主编出版音箱教材1部。


付阳雪

        付阳雪,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会员,主要从事龟兹乐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教学与编创。曾多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参与文化部项目《龟兹舞蹈的图像表达与教学呈现》(王泳舸教授)等项目。个人主持与参与的省部级、厅局级项目3项,重点学科项目1项,校级科研与教学改革课题4项。担任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本科2017—2021级《龟兹乐舞》课程主讲教师;出版与参编教材《龟兹壁画乐舞的教学呈现》《塔吉克族舞蹈课程》;创编作品《龟兹.缱绻》《如幻》等获第三届新疆专业舞蹈比赛院团组一等奖、新加坡国际舞蹈大赛编舞项金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型乐舞诗《杏花之约·丝路龟兹》、新疆博物馆文物活化舞台剧《千年之语》等执行编导。

胡珈诚

    胡珈诚,男,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青年教师,新疆舞蹈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表教合一专业。2022年创作龟兹乐舞《舞狮郎》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项目、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采风活动。2023年主持中央音乐学院“文化润疆、科研育才”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五方狮子舞拟态复现研究》,发表论文《初探五方狮子舞拟态复现研究》,2023年创作龟兹乐舞《踏鼓印心弦》获第三届新疆舞蹈比赛“天山雪莲奖”三等奖,首届乌鲁木齐市舞蹈比赛“天山雪莲杯”二等奖,2024年创作龟兹乐舞《蓝》获首届乌鲁木齐市舞蹈比赛“天山雪莲杯”二等奖。2024年参与王建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新疆春节拓展调研项目》


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