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教师

81课时

1052

13

开课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

    

开课时间:-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状态: 开课中

进入课程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本课程主要介绍临床中药学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并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为学习方剂学、中医临床基础课以及中医药各门专业课奠定基础。中药学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桥梁,学习本课程既需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中医基础课程做铺垫,又需要中医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做支撑。 中药学数字课程包括视频讲解、药物图片、视频展示、操作视频演示、师生在线答疑、讨论及评价互动平台、教学设计与课件、习题与辨证用药练习、拓展学习资源等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课程内容包括绪论、总论和各论三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中药及中药学的基本概念,中药学课程学习方略;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炮制、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作用、配伍、用药禁忌及用法与用量等基本理论知识;各论部分详细介绍药物的基源、药性特点、功效、临床应用、使用注意等内容。

唐德才

研究领域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十一五人文课题1项,厅级课题1项。

论文与著作

为“十三五”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中药学》和“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专业《中药学》、中药专业《临床中药学》主编。主编《现代临床中药学》、《英汉对照中药学》、《补益药的合理应用》、《毒性本草类纂》等8部学术专著,撰写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2篇论文被SCI收录,辅导研究生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荣誉与奖励

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临床中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执业中药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国家自然资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药须知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对象。长期坚持教学、科研、临床工作第一线。重视教学方法改进,能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启发式、研究式、参入式、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性,深受学生欢迎及全国同行赞扬,曾作为专家为当地江苏省人民电台、南京市电视台开设过中医中药专题讲座。




刘敏

研究领域

从事中医药学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20余年,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科研、临床经验。

坚持每周三次专家门诊,擅长运用中医中药调治内、儿科脾胃、肺、心系疾病,并对肿瘤、皮肤、妇科疾病诊治有丰富经验。


论文与著作

主讲《中药学》、《中药研究进展》、《方剂学》等课程,承担留学生《中药学》课程的全英文授课。参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二批)《中药学》以及《美容中药学》、《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中药临床药理学》等教材共5部。副主编《伤寒论白话解读》1部,参编《中药学同步辅导与习题精编》、《全国中医院校硕士入学考试辅导丛书·方剂学》等学术专著3部。参与承担《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临床中药学》新版的修订等工作。

 

 

荣誉与奖励

主持及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中医管理局、江苏省优势学科等各级各类课题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论著20余篇(部)。




张晓东

中医内科学博士,讲师,主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药学教研室教师。主讲《中药学》、《中药研究进展》、《方剂学》等课程,承担留学生《中药学》课程英文授课。以副主编或编委身份参编《中药学专业知识(二)28讲》、《中医药学概论(案例版,第2版)》、《中草药彩色图谱(白金珍藏版)》、《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等多部著作。










杭爱武

研究领域

临床中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功效规律总结及数据挖掘研究”方向带头人。主要从事临床中药学教学工作,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主讲教师之一。

专业研究特点:在中药传统文献研究和临床用药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进一步开展中药功效规律总结及数据挖掘研究,同时针对中药学基础理论和临床提出的重大学术问题,开展专题文献研究,近年来开展了中药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论文与著作

发表出版论文论著40余篇(部),担任三部《中药学》及《中成药学》教材编委,为《中华本草》常务总编审组主要成员、文献与临床专业编委会编委,《中药大辞典》(第二版)副主编。

 

荣誉与奖励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马莉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中药配伍机制及用药规律的研究。从事中药学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

论文与著作

担任《新世纪版中药大辞典》、《实用中医方药词典》编委,“十二五规划教材”人卫版《中药学》、《中医学基础》教材编委,《中草药图谱》、《补益药的合理应用》、《中药学习与运用(多媒体光盘)》编委,《中医考研必读.中药学 》、《2016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复习精要.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副主编。

 

荣誉与奖励

曾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教育课题7项,已结题或鉴定6项。撰写学术论文十余篇。




陈梓嘉

医学学士(中医学专业),医学硕士(中药学专业),医学博士(中药学专业,药理方向),临床中药学博士后。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包括《中药学》教材在内专著多部,主持和参与厅局级以上课题多项。主要从事中药药性和药理研究。





 





蒋斌

高级工程师,教育学学士,工学硕士。专注教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担任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负责《可视化网络多媒体教学与评估系统建设项目》、《多点互动远程医学教育系统》、《交互教学与可视化实验室建设项目》等中大型教育工程项目设计与建设。主持和参与教育部、省教育厅教育研究课题多项:《基于学习空间创新的医学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 ——一种神经网络模糊评价方法》、《医学临床病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实践》等。曾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校组二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中华医学会学术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陈晓征

长期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应用研究,主持参与多部国家重点电子音像出版物的制作,参与多部省级教育教改课题的研究,主持参与的视听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获多项国家和省级奖励,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的探索中获得的实践成果荣获多项省级和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撰写多篇实践成果论文,均已在核心和国家级期刊上发表。



 








教师

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