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吕美横

32课时

133

1

开课学校:沈阳化工大学

    

开课时间:-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状态: 开课中

进入课程

无机化学是工科高等学校化学、化工、轻工、材料、冶金、纺织、环境等各类有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它是培养上述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续化学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将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运用多种软件及相关视频进行课堂演示,阐明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规律,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学中适当反映我国化学、化工发展成就,注意结合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并适应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的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与训练。

吕美横

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无机化学》省一流课程建设,参与《无机化学实验》、《大学化学》校一流课程建设,参与《无机化学及实验》省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建设,主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获首届辽宁省优秀教材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高精度理论计算方法的分子反应动力学,重点研究含能材料热解机理及含能材料荧光检测机理。目前累计获批基金项目5项,其中国家基金1项,辽宁省教育厅基金2项,辽宁省科技厅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累计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文章16篇,全部为SCI收录。

孙亚光

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辽宁省高等院校优秀人才人选,《精细化工》杂志编委,辽宁省无机分子基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创新团队负责人。任教以来始终坚守一线教学,致力于无机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无机化学、大学化学等课程。近年来,主持建设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无机化学》,主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2项,获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获得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的本科生科技作品获得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100余篇研究论文,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已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项。

王传胜

辽宁省教学名师。主讲无机化学、配位化学等课程。主持建设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无机化学及实验》,辽宁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配位化学》。主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基础化学(第二版)》,其中第二版《无机化学实验》获辽宁省优秀教材奖。第十二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石中亮

主讲本科生《无机化学》、《普通化学》、《配位化学》、《大学化学》、《化学与社会》及《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主讲研究生《无机合成化学》课程并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主要从事环境污染防治与环境功能材料的开发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SCI、EI检索)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教材1部。

申 华

《当代化工研究》编委。主讲本科生《无机化学》、《化学与社会》及《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无机化学》省一流课程建设。主要从事环境功能材料制备及污染控制化学、金属材料铸造与加工(铝合金材料)、金属材料的常温腐蚀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农业部开放基金、省科技厅及教育厅基金等科研项目,撰写相关领域科研论文30余篇。

刘 瑕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讲无机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双语)、 配位化学、化学与社会及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参与完成“无机化学”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参与完成沈阳化工大学教学改革基金课题数项。主要从事金属腐蚀与防护及配位化学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横向课题、校博士启动基金及校青年科研启动基金,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两项及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一项,发表30余篇科研论文。

熊刚

2014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大学理学院,主讲无机化学。主要从事分子基微孔聚合物构筑及其在吸附,分离及催化等方面功能化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Mater. Chem. A, Chem. Eng. J., J.Catal., Chem. Commun.,Dalton. Tran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7余篇,JCR一区论文7篇,影响因子大于10论文2篇。目前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

何永科

主讲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无机化学》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主持《无机化学及实验》省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主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获首届辽宁省优秀教材奖。作为项目主持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项目、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等3项科研项目,累计发表20余篇SCI 收录的科研论文。

刘威

毕业于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才。主讲无机化学,大学化学,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无机化学》省一流课程建设,《大学化学》校一流课程主持人,主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获首届辽宁省优秀教材奖。目前致力于过渡金属基催化剂的可控制备,主持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多项。近5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5篇,获批中国发明专利3项。

赵亚楠



毕业于Chonnam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讲师。辽宁省第十二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第一批沈阳市科技管家及科技特派员。主讲无机化学、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等课程。近年来,主持建设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大学化学实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横向科研6项,主持省级项目2项,发表6篇SCI收录论文。

孙娜

主讲无机化学。2021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导师:卜显和院士);2021年任沈阳化工大学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入选沈阳化工大学“优青”托举计划(2023)。已在Chemical Science、Small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主要从事能源、环境相关高性能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能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

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