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

陈爱喜

112课时

1117

4

开课学校:浙江理工大学

    

开课时间:-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状态: 开课中

进入课程

物理学是关于自然界最基本形态的科学,它是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的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学科。大学普通物理课程,是面向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通识性必修基础课。除了提供工科专业学生必备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方法,这些都起着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物理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作为一门严格的、定量的学科,它在自然科学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所以大学物理课程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该课程所传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知识。

陈爱喜

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领军人才。应用物理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课程《普通物理》负责人。主持国家973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省部级基金项目和人才项目7项,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一项。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其中SCI收录近100多篇,论文被他人引500余次,科研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各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

吴艳

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课程《普通物理》的主要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横向合作研发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浙江省一流线上课程《普通物理》;主持厅局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浙江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基础课程讲课比赛浙江省一等奖;浙江省高校教师微课比赛二等奖;浙江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三等奖1项,浙江省二等奖2项。

赵廷玉

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课程《普通物理》的主要成员。硕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普通物理》负责人,出版教材一部,获浙江省高校教学创新大赛思政组一等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光学仪器和数字图像处理。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基金等多个项目,主持校重点教改项目1项,在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

林萍

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课程《普通物理》的主要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浙江省线下一流课程《光学》,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University Physics》,主持3项厅级重点教改项目,发表教改论文3篇,浙江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2019),浙江省第一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组一等奖(2021),指导学生新苗项目1项、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国赛奖3项、省赛等9项。

王顺利

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课程《普通物理》的主要成员。主要从事半导体薄膜及器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持或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和横向科技项目20余项,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年、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2019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曾获浙江理工大学第五届“青年五四奖章”、华鼎教育贡献奖、金华市首届“婺星回归”创业大赛二等奖,金华市“双龙计划”B类人才创业项目资助,浙江省“大创杯”创业大赛二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2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020年)等国家级奖项5项。

陈亚江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学和介观超导理论与特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讲《普通物理实验A、B》、《普通物理B》、《光伏发电系统与应用技术》

洪方昱

理论物理博士,从事量子信息理论研究,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讲《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普通物理》、《物理实验》等课程。



潘佳奇

研究领域和方向:透明光电器件,柔性光电器件,光电化学能源转换材料与器件,曾获校百篇优秀论文指导教师,浙江省以及校研究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近五年第一作者及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50余篇,高被引论文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横向项目4项,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项目5项。主要讲授课程《固体物理》、《高等固体物理》、《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制图》、《普通物理B》、《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B》、《近代物理实验》

宋昌盛

   从事二维磁性及机器学习相关理论计算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一般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 Science, Nano Energy,Phys. Rev. B,Phys. Rev. Mater.,Appl. Phys. Lett.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曾多次指导本科生及研究生获得国创,新苗,电子设计等竞赛获奖,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主讲《普通物理B》、《普通物理基础》和《机器学习》等课程。

沈静琴

沈静琴,副教授,主讲《电动力学》专业课程16年,承担《普通物理A》、《普通物理B》等通识课5门,最近两年教学业绩考核均为A,入选教育部大学物理教指委《课程思政案例库》2项(排名1/63/5),主持厅局级教改项目1项,获浙江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校一等奖,以第三完成人参加浙江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思政微课专项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省三等奖1项,新苗计划1项,参与多项省一流课程建设。

王晶晶

  目前主要从事贵金属、半导体材料等微纳结构阵列的制备与器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曾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教学成果:获浙江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第十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浙江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浙江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浙江赛区)二等奖等。主持厅局级教改重点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2篇。

薛敏

目前主要从事超分子自组装、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获浙江理工大学521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05年),获2016/2017学年优秀班主任。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Chem. Commun.Org. Lett.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多位同行的关注和认可2020年获得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吴艳

弹窗